储能展了解到,我国已有西藏、新疆等地提出鼓励或强制新能源项目配建构网型储能。据中证报报道,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已批准发布《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测试规范》等25项标准。上述标准2023年12月27日发布,自2023年12月28日起实施。构网型储能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落地有望加速行业配建进程。
中证报报道,当前,构网型储能在业内备受关注,成为众多“新能源+储能”项目落地的硬性要求,以及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争先布局的热门领域,而2023年也被称为“构网型储能需求元年”,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均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目前大多数储能电站采用跟网型控制技术,这种技术是“被动”调节电网,需要依赖电网实时电压和频率数据,当新能源给电网造成较大扰动时,波动的电压和频率会使跟网型储能电站“失灵”。
基于构网型技术的储能电站能“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可在几秒钟之内自主调整电压和频率,相当于一个“多功能巨型充电宝”,它不仅能高效充放电进行灵活的削峰填谷,还能起到电网“主动型调节器”作用。除了自主调节功能,构网型储能电站还能提高电力系统强度,即抵抗干扰的能力。
我国已有西藏、新疆等地提出鼓励或强制新能源项目配建构网型储能。随着相关技术标准落地,未来更多地方有望加速配建。公司方面,据上证报表示,国电南瑞: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痛点,将构网技术应用于储能系统,形成了集中式风冷、液冷储能系统、模块化液冷储能系统、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等全场景构网型系列储能产品,并在国内外取得规模化应用。
金盘科技: 储能具备构网型功能,公司已完成35KV高压级联储能系统电网构网型技术开发、通过硬件在环RTl ab全面测试,控制器已达性能指标要求,以获得中国电科院第三方型式试验报告。
电化学储能成增量主体,负荷侧储能呈爆发式增长。2022年底,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4500万干瓦,年增长率达到80%,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是目前应用规模最大的新型储能技术。
2023新型储能项目数量高达850个
储能展了解到,全球储能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期。2022年,新增规模超过3000万干瓦,比2021年翻了一番。2023年上半年,新型储能项目数量(含规划、建设中和运行项目)高达850个,是2022年同期的2倍多。
安全是储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固态电池从本质上解决了液态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风险,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固态电池示范应用效果好,安全性能是突出优势。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成为储能发展核心推动力。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储能的发展有利于新能源快速增长和全球电气化程度持续提升。
一方面,体现在促进新能源本地消纳。新能源富集地区通过建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新能源场站配储能、共享储能等形式,平滑输出功率、减少新能源弃电、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
另一方面,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外送。沙漠戈壁荒漠大型新能源基地,可以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和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而大规模海上风电基地则可提升海上风电消纳利用水平和容量支撑能力。
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
当前,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总投资65亿元的山东泉为高效硅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项目近期开工。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一凡说,企业全力打造从材料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零碳智慧园区,争取早日达产。
广东也在“加足马力”推动前沿技术布局。今年3月,《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加强钠盐以及水系钠离子电池等技术攻关,提升能量密度,解决寿命短、放电快等技术问题;同时还提出,发展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安全环保的液流电池,提升液流电池能量效率和系统可靠性,降低全周期使用成本。
更早发布的《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发展SOFC及其分布式发电成套装备,推广高温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应用示范。广阔前景背后,这些前沿技术路线正处于推动产业化“燃点”加快临近的阶段。
这是各地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缩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新型储能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兴领域,是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环节。
当前,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新型储能能够削峰填谷、快速响应,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新型储能以新型电池等产品为本体,辅以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模块、能量控制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机械件等部分而组成。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00%,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并网运行,是2021年的5倍。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总新增装机的97%。同时,新型储能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半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加快量产步伐。
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5%;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吉瓦时,同比增长超过43%。
4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宣布落户上海临港,据悉,这里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工厂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也表示,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间歇性、波动性清洁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新型储能也同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1至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在新型储能装机占比高达90%以上,处于主导地位。
储能助推磷酸铁锂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7%。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61.6%。
从锂电池行业多家上市公司了解到,除了以往的动力电池应用外,储能已成为锂电池应用的新的强劲增长点。尤其是受益于储能的高速发展,磷酸铁锂路线的锂电池细分产业增长势头迅猛。
展望储能产业发展前景,多家公司及业内人士均表示,延续前两年的高速成长,今后3至5年内储能产业整体依然有非常可观的增速。
“锂电池产业上半年的增长,主要是受益于电化学储能带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对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位锂电池正极材料上市公司高管说。
磷酸铁锂头部企业湖南裕能表示,磷酸铁锂产品在储能方面市场需求旺盛。湖南裕能在5月17日公告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储能型磷酸铁锂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公司增长速度很快的产品类型。此前,湖南裕能还表示,随着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和公司产能规模增加,公司更加积极推广储能型磷酸铁锂产品。
锂电池行业研究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锂电池(动力+储能)出货量环比增长22.5%,其中动力电池环比增长17.6%,储能电池环比增长40%,储能增速明显高于动力电池增速。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电化学储能市场中,三元材料由于安全性问题被禁止使用,新型材料如钠离子电池还在小批量示范应用中,磷酸铁锂占据了储能的大部分市场。
储能展了解到,因此,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增长,同步带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统计,2023年二季度中标储能项目中,高达76%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
以上是
储能展小编带来的储能相关资讯,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到来参观交流。
来源: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