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供热展!
咨询热线:400 613 8585
欢迎访问中国供热展!
咨询热线:400 613 8585
智慧供热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传统供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供热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当前,该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各项参数,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供热方案等。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今天北京供热展小编就来聊一聊智慧供热领域发展未来走向。
智慧供热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传统供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供热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当前,该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各项参数,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供热方案等。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今天北京供热展小编就来聊一聊智慧供热领域发展未来走向。
一、行业发展现状:
1. 供热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据预测,中国智慧供热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500亿元增至2025年的3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城市供热整体市场规模更庞大,2023年已达5万亿元,预计2030年增至10.8万亿元。
2. 国内智慧供热试点情况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在供热系统的部分环节中进行了智慧供热系统的建设和尝试。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智慧供热主要采取实施到楼栋热力入口的技术路线,也进行部分了实施到居民用户的尝试;河北省以实施到居民用户为主;陕西的试点以基于通断面积法的方式为主,北京的试点采用多种型式,详见下表。在以上统计的试点中,运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热试点占比不足30%,其中热用户实现智慧供热约20万户,楼宇实现智慧供热约2500万㎡。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室温采集、户用物联网智能阀、单元物联网智能阀、云平台等,绝大多数是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远程调节、无人值守厂站、各类平衡和计量技术的升级与完善。
3、智慧供热解决的问题
(1) 解决供热资源的水力失调、分配不均问题;
(2) 系统的全网自动调节,无需手动调试;
(3) 实现热力站无人值守的监控与控制;
(4) 利用“云计算”平台对运行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实现精准供热。
4、关键驱动因素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双碳战略、数字中国政策以及热计量政策的推动供热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多地出台智慧供热专项政策。技术进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热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能效和用户体验,例如智能温控、余热回收等技术已在多地试点。市场需求:北方供暖区域对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推动企业加速布局,同时清洁能源(如地热、生物质能)的整合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二、发展前景与趋势:
1.技术应用与创新突破
(1).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被广泛用于供热系统优化。例如,通辽热电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供热2.0平台,整合气象数据、用户室温等六大系统,实现全网动态调控,单季节省热量58万吉焦,折合效益1251万元。北京试点小区通过安装室温采集器和AI调控系统,用户舒适度提升至90%,投诉率下降30%。
(2).清洁能源与多能互补各地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替代传统燃煤供热。余热资源高效利用,中国依托丰富的工业余热和电厂余热资源,提出“中国清洁供热2025模式”,通过三级管网降低回水温度(至10℃),结合长输供热技术(如200公里大温差输送),将余热作为主要热源,覆盖北方70%以上城镇供热需求。
2、清洁供热发展趋势
(1).清洁能源转型加速,多能互补成为主流传统能源替代:燃煤供热逐步被淘汰,天然气、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及核能等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例如,预计到2025年,地热供暖面积将达20亿平方米,核能供暖能力达1.6亿平方米,生物质清洁供暖面积超3亿平方米。
(2).智慧供热技术全面普及,数字化赋能效率提升智能调控与数据分析: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广泛应用于热源、管网及用户终端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调节。数字孪生具有天然的灵活扩展能力,各类子系统都非常容易纳入到数字孪生体的范畴内,也非常容易通过接口被外界所集成,不必担心形成数据孤岛。同时,采用三维可视化引擎集成展示城市、热源、管网、楼宇、场站、热用户等各种设备的细节结构及物联网数据,并支持多种物联网协议数据接入,是打通现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客服系统、政务系统的最有效技术手段。建设空间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可视化平台,对供热基础设施运营状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管理、仿真、预测,实现供热系统的远程化、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
(3).低碳化与全产业链协同升级建筑节能改造:通过墙体保温、智能温控等技术降低能耗,北京密云区改造后供热效率提升30%。设备能效提升: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能力提升30%(如海信红焰系列),生物质锅炉排放标准趋严,推动设备更新。碳中和路径:行业向“双碳”目标靠拢,优化碳排放核算与交易机制,如华源泰盟公司通过余热回收减少碳排放。
3.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政策加码:国家或进一步出台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智慧供热项目落地。例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强调市政设施更新。 市场需求增长:城镇化加速与居民对舒适供暖的需求推动市场扩容,预计未来5年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将保持10%以上。
总之,智慧供热行业在未来将呈现出高度智能化、高效节能、个性化服务、绿色转型和区域化布局的发展趋势。北京供热展小编觉得,在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智慧供热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环保的供热服务。
亚洲暖通空调与舒适家居系统全产业链年度盛宴
沿袭自法兰克福展览集团享誉全球的ISH品牌,自1996年首次举办至今,ISH China & CIHE — 中国国际供热通风、卫浴与舒适家居系统展览会(简称:中国供热展)与行业相伴,携手共筑30年蓬勃成长。如今,展会已然发展成为亚洲暖通空调与舒适家居系统全产业链的年度盛宴,并成为全球品牌优选的首发平台。
全方位社交矩阵,无缝对接行业新趋势!中国供热展在多个社交平台均设有账号,发布市场信息及展会亮点,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进入主页,以方便行业人士随时获取最新资讯,并通过多渠道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参展体验与行业影响力。
文内部分引用于:领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