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展: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返回
2024-03-07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储能产业在支撑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其发展态势迅猛。  

  储能展了解到,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储能产业在支撑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其发展态势迅猛。


储能展: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储能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在需要时利用的技术。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电池储能等。《征求意见稿》指出新型储能项目是除抽水蓄能外的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项目。
  
  储能的目的是解决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如太阳能和风能,能源的产生具有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无法实现持续和稳定的供应。通过储能技术,可以将能源在高峰期或可用时段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从而提供连续、可靠的能源供应。
  
  产业相关政策
  
  储能展根据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电等)并网将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由此带来了对储能的刚性需求。
  
  2021年7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30GW的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鼓励储能多元发展,进一步完善储能价格回收机制,支持共享储能发展。
  
  202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2022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完善新型储能标准管理体系,细化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和应用场景类型,完善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设计、测试验收等标准。加快推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储能电站安全等新型储能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及时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全面推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标准制定协同发展。
  


  产业技术路线

  
  从技术路线看,储能包括机械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磁储能(超级电容、超导)、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
  
  国内头部电芯厂集中扩大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的产能,尤其针对发电侧和工商业侧市场,将电芯迅速标准化,从材料体系、供应链、结构尺寸、容量、性能指标上,逐渐形成行业标准。
  
  2023年以来,多个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0兆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落地实施,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底,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占比1.2%。
  
  储能展从长期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将占据新型储能主导地位。与车用锂电认证周期长、一致性要求高、进入壁垒高、集中度高的格局相比,储能行业的竞争模式完全不同,储能赛道上短期内很难出现高集中度,更多是以经济性、成本优势和交付能力为核心的竞争。
  
  未来发展趋势
  
  储能展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明确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建设目标,规模总计64.85GW;10个省市先后发布了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规模总计22.2GW/53.8GWh,大部分项目都计划在1-2年内完工并网,这些规模数字已远超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置的2025年实现30GW装机的目标。
  
  可以预见,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将会在“十四五”期间继续高速发展,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也会屡创新高,中国的储能市场毫无疑问进入到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以上是储能展小编带来的储能市场相关资讯,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到来参观交流。
  
  来源:中研网